
荊州9月20日電 (記者 武一力)“看見中國先秦絲綢寶庫——荊州馬山一號楚墓織繡品特展”20日在湖北荊州博物館開展。
據悉,馬山一號墓是一座戰(zhàn)國中晚期的楚國墓葬,1982年發(fā)現于湖北省江陵縣馬山鎮(zhèn)(今屬荊州市)。出土衣衾包裹葬式清晰,對于研究楚國的紡織技術、服裝形制、喪葬禮俗意義重大,被譽為“先秦絲綢寶庫”。
本次展覽以馬山一號墓出土織繡文物為核心,通過三大單元全景式呈現楚人的衣冠禮序與浪漫想象。“楚袂驚鴻”單元展出綿袍、單衣等,立體展示戰(zhàn)國楚人的服飾風華;“衣繡錦緣”單元集中展現楚國紡織與刺繡工藝的巔峰成就;“溯洄從之”單元揭示馬山一號墓主的生活信仰,通過服飾展示楚國森嚴等級。
值得一提的是,兩件珍貴大型文物為首次亮相:一是經保護和修復后的一鳳一龍相蟠紋繡紫紅絹單衣;二是蟠龍飛鳳紋繡淺黃絹面衾,作為戰(zhàn)國時期楚國貴族使用的絲織寢具,首次以文物全貌的形式亮相。
本次展覽還設置了虛擬穿著體驗裝置,觀眾可“穿上”數字模型,在屏幕上直觀欣賞、理解楚國服飾。
荊州博物館館長楊開勇介紹,荊州出土的楚式絲綢,其影響力遠超江漢平原。遠在西伯利亞巴澤雷克墓葬中,龍鳳紋刺繡鞍褥面與荊州紋飾遙相呼應,為早期絲綢之路文明交融提供了鐵證。楚文化通過服飾載體深刻融入華夏血脈,彰顯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磅礴格局。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