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濟的生平與事業(yè)》作品交流座談會
[中藝網 發(fā)布時間:
2025-09-21]
嘉興9月19日電(林波)“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边@副由近代著名出版家、教育家張元濟撰寫的對聯,恰是他畢生信念與追求的寫照。
9月19日,“學習張元濟的精神 繼承張元濟的事業(yè)——《張元濟的生平與事業(yè)》作品交流座談會”在其家鄉(xiāng)浙江嘉興海鹽張元濟圖書館舉行,來自出版、學術、文化等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共同探討張元濟精神的當代價值與傳承路徑。
張元濟,生于1867年10月,清末翰林出身,曾參與戊戌變法,后致力于文化教育與出版事業(yè)。他主持商務印書館數十年,將其從一家小型印刷工坊發(fā)展為20世紀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現代出版機構之一,被譽為“中國出版史上的第一人”。
《張元濟的生平與事業(yè):從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紀出版家》一書的作者、新西蘭華人作家葉宋曼瑛通過視頻致辭表示,該書成稿至今已有四十年,她欣慰地看到近年來中國國內對張元濟的研究日益深入,使國際社會更加了解商務印書館在清末民初對中國現代文化轉型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她指出,張元濟是一位“實干遠多于言說”的知識分子,其人生軌跡折射出中國近代轉型期一代精英的獨特氣質。“當康有為、梁啟超等高呼維新啟蒙之時,張元濟選擇了一條更為沉潛卻影響深遠的道路——通過出版,切實推動教育普及與文化傳承。”
韜奮基金會副理事長黃書元認為,張元濟從傳統(tǒng)士大夫轉變?yōu)楝F代出版家,其多重身份與跨領域貢獻,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知識分子投身實業(yè)與文化建設的典范。“他貫通教育、出版與文化傳播,為中國現代文化奠基立下不可磨滅的功績?!?br/>
“張元濟是上海市文史研究館的首任館長?!鄙虾J形氖费芯筐^館長汪勝洋解釋說,張元濟先生的哲嗣張樹年及哲孫張人鳳分別于1988年和2005年被聘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一門三代均與文史館結緣,被譽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史上的一段佳話。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出版家外,在汪勝洋眼中,張元濟還是公認的藏書家和古籍版本目錄學家。譬如,在20世紀初,張元濟堅持傳承與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花費巨大精力和財力,出版了《四部叢刊初編》。
作為張元濟的故鄉(xiāng),海鹽早在1985年開始興建張元濟圖書館,開辟紀念室與商務印書館版本特藏室,開創(chuàng)了縣級圖書館傳承名人文化的先河。
海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勝娟表示,近年來海鹽推動張元濟學術研究,已舉辦六屆全國性學術研討會,成立專業(yè)研究會,推出多部學術論集,出版多部學術論文集,廣泛開展社會宣傳和教育實踐,讓張元濟精神在新時代煥發(fā)新的光芒。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張元濟孫子張人鳳表示,張元濟一生秉持“昌明教育、開啟民智”的信念,以出版踐行文化使命。他所代表的實干精神、文化理想與家國情懷,至今仍是中國出版人與知識分子的精神資源。
審視當下,在媒體融合與技術變革的今天,重訪張元濟的事業(yè)與精神,不僅是對歷史的回顧,更是對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一場再思考。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